初翻《活着多好啊》这本书,看到目录时,恍然间还以为自己看的是一本菜谱:《手把肉》《萝卜》《干丝》《贴秋膘》……
都说民以食为天,汪曾祺简直把这句话刻在了骨子里。他善于感受食物中的美好,再平凡的食物在他眼里都有自己独特之处。
提及萝卜,他说“极脆嫩,有甜味,富水分……斜切为薄片,再切为细丝,加酱油、醋、香油略拌,撒一点青蒜,极开胃”。
提及高邮鸭蛋,他说"筷子头一扎下去,吱 —— 红油就冒出来了"
提及云南菌子,他说“牛肝菌色如牛肝,滑,嫩,鲜,香,很好吃”
提及烤栗子,他说“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,一会儿,砰的一声,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,抓起来,在手里来回倒,连连吹气使冷,剥壳入口,香甜无比,是雪天的乐事”。
寥寥几句,贴切又生动,透着一股子鲜活和亲切,看得人胃口大开。在汪曾祺先生笔下,这些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,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幸福滋味,是活着才能真切感受到的美好。它们让我意识到,生活中的幸福其实很简单,一顿可口的饭菜,便能带来莫大的满足,活着,就有机会去品尝、去体验这些人间至味 。
书中对生活琐事的描绘,同样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他写在院子里种花种草,观察草木的生长;写与邻里之间的日常往来,几句寒暄、一个微笑,皆是生活的点滴。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,在先生的笔下却充满了趣味与温情。他能从平淡日子里挖掘出无尽的诗意,让我明白,生活并非总是波澜壮阔,更多时候是由这些琐碎而微小的瞬间拼凑而成。哪怕日子再普通,只要用心去感受、去发现,总能找到生活馈赠的小确幸,活着,便是在这些平凡日常中感受生命的温度 。
“爱,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,不是本事,不是能力,是花木那样的生长,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。一定要,爱着点什么,它让我们变得坚韧、宽容、充盈。”
若是一时被疲惫和艰辛遮蔽了双眼,那就翻开看看《活着真好啊》,在汪曾祺的文字里汲取热爱生活的力量,打开发现生活的美的眼睛,看看这充满乐趣的人间,怀抱着对生活的热忱,继续朝着前路前行。